1. 香港
  2. 科學@家
  3. 充氣小站
3M’s Chief Science Advocate, Jayshree Seth as she teaches students how chemistry can help put some air where it’s most needed

充氣小站

利用醋和蘇打粉結合時產生的氣體,為氣球充氣。

核心概念

  • chemistry boiling flask on support stand icon
    化學
  • CO2 gas icon
    氣體

     

  • reaction in flask icon
    反應

     

  • round bottom flask and test tube icon
    酸和鹼

     


  • 簡介

    您可能知道把一些化學品混合,有時候會出現奇怪和有趣的事情。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化學反應,就是當蘇打粉與醋混合時,會產生大量美麗的氣泡。但您有否想過利用這化學反應來做有用的事情呢?在這個活動裡,我們會一起探索,如何利用這化學反應來做點實事!

  • 背景

    二氧化碳是無色、無味的氣體,也是天然產生的化學物質。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。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則是燃燒汽油的副產品。當二氧化碳過多時,就會有害。今天,我們來看看善用這氣體的其中一個方案。

  • 預備

    • 量好的1/4 杯蘇打粉
    • 量好的1杯醋
    • 拉開氣球的開口,使它容易套在水樽口上
  • 步驟

    1. 把漏斗窄長的一端放進氣球的開口裡,氣球就會懸掛在漏斗下方。小心把蘇打粉倒進氣球裡。完成後,氣球的一半是蘇打粉。
    2. 從氣球上把漏斗拿下來,然後把氣球放在桌上。
    3. 用漏斗小心把醋倒進空水樽裡去。
    4. 在成年人的協助下,把氣球的開口套在樽口上。請確保氣球妥善地緊緊包裹着樽口。
    5. 一手固定水樽,另一手把氣球內的蘇打粉倒進水樽裡去。您看到水樽裡發生甚麼事嗎?氣球又怎麼了?
  • 觀察與結果

    氣球為什麼會膨脹呢?當您將蘇打粉(碳酸氫鈉,NAHCO3)和醋(乙酸,CH3COOH)混合時,很快會產生碳酸,那就是造成氣泡的原因了。碳酸(H2CO3)非常不穩定,並且會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。二氧化碳是氣體,需要大量空間,因此會衝入氣球,把它充滿。

  • 清理

    請小心把水樽上的氣球取下。您可以找個成年人來幫忙。水樽裡的液體可以倒進洗手盤裡去,並用水沖洗乾淨。

  • 探索更多

    要延伸和重複這個化學反應,有各種各樣的方法。您可以修改實驗裡所投入的材料,看看是否能夠獲得不同的結果。您也許可以試試作出以下的一些變動。當您改變以下因素,會發生甚麼事呢?

    • 蘇打粉的份量
    • 醋的份量
    • 醋的温度

    記住,您每次只可以改變一項變數,那麼,就可以透過觀察去瞭解化學反應。

  • 安全第一與成人監督

    • 請小心按照實驗說明進行操作。
    • 每個實驗應有負責監護的成年人協助。
    • 儘管在家裡進行科學實驗是令人興奮的學習和實踐科學的方法,但必須注意,有些實驗可能要求參與者採取額外的安全措施,以及/或者會把地方弄得髒亂。
    • 成年人應負責或協助處理可能有危險的材料或尖銳物品。
    • 在進行實驗前,成年人應檢視實驗內容,並決定學童的年齡是否適合參與該些活動。